[颈动脉腔内新思考]专场
演讲题目: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可以从手术中获益》
演讲嘉宾:
曲乐丰教授
单位:
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

本文先从循证医学的4个层次分别来解释该问题:
一、Ⅳ级证据:病例报告/系列
患者女,73岁,因体检发现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有一些高危因素,其相关的体格检查显示生命体征各方面功能正常,磁共振提示无明确脑梗。但该患者有典型的血管痴呆相关症状和体征,Poker face,走路不稳,下蹲困难,听力下降,记忆缺损。
行左侧CEA手术。术后整个患者的精神状态,包括心理、记忆力、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该病例提示CEA手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改善。

二、Ⅲ级证据:回顾性队列研究
该回顾性队列研究是2014年,我们中心总结国内多中心3200多例CEA相关病例,患者中21%是无症状型,且这类患者都出现过不同典型的相关症状或者体征。
可以明显观察到术前和术后视力、听力、记忆力、肢体麻木等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所以,手术对无症状性颈动脉斑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好改善。
PART/1
Ⅲ级:回顾性队列研究


PART/2
三、Ⅱ级证据: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这个Ⅱ级证据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是早期在长海医院完成的。一组病例进行CEA手术,一组病例由于其他原因没有进行CEA手术,只进行相关药物治疗。
试验结果显示:接受CEA手术的患者听力、视力、视野以及认知功能、独立生活能力都得到明显改善。

南京鼓楼医院的乔彤教授同样做了一个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通过脑灌注来证明CEA术后改善颈内动脉未转流患者脑灌注情况和认知功能都得到相关的改善。

2021年国外文献证明,颈动脉血运重建也显著改善重度ACS患者的平衡性和机动性。

另外2021年的一篇相关研究显示,对于无症状性的患者,无论是CEA或者是支架成型手术,血管重建后都能够显著改善重度无症状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

四、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和系统回顾/Meta分析
这篇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回顾/Meta分析的一级证据,比较CAS和CEA针对ACS重度无症状患者,其中远期致死和致残性卒中的影响差异不大,即手术安全性是相同的。但在药物治疗方面,大部分专家认为 BMT对于无症状ACS患者表现似乎与CEA/CEAS不相上下。
PART/1


PART/2
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这些研究证据都聚焦于BMT治疗,包括抗血小板,他汀类以及其他相关药物治疗。这些相关数据基本上都是集中在85年至2014年期间,最新相关证据对于CEA/CAS 基本上是缺乏的,因此两者比较就存在偏见和不公平。
举个简单例子,BMT治疗与最新苹果手机是相对应的,而 CEA/CAS是老款手机,因此用最新相关证据、更新药物的治疗以及高危因素的控制,与传统的CEA/CAS进行对比,同时忽略了CEA/CAS相关器具的改进、脑保护装置的改进以及手术技术的提高。




最新ACST研究结果指出,对于无症状性的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外科手术重建都是安全、有效的。术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这两种手术对于患者的症状和无症状中远期的疗效,尤其在预防卒中发生率基本一致。

专家观点
PART 1
所谓的“无症状”是暂时的
本人观点认为,那些所谓的“无症状性”的患者都是暂时的,因为那些无症状患者的表现症状目前都是静默状态,没有出现中风、偏瘫等相关表现。
PART 2
目前的“症状性”的定义
目前所谓的症状要么是致命性,要么是致残的,包括失语、偏瘫、中风等,这些症状没有包括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包括认知功能、血管性痴呆等。现在大家对生活的认识,不仅要活得更长,而且要活得更加有质量。
PART 3
所谓“有症状者”从何谈起?
这些有症状的患者从何而来?它们都是从无症状慢慢发展的。
PART 4
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无法阻止,我们仅能手术治疗局部病变
有个问题值得大家关注,临床颈动脉狭窄治疗基本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型,不管是CEA,CAS,包括药物治疗,都是治疗局部的相关病变,没有从根本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该患者动脉硬化继续进展,或者无症状性发展成有症状性,轻中度狭窄发展成重度狭窄。过分保守绥靖,ACS 患者可能会失去宝贵的手术机会!
PART 5
技术持续改进,风险进一步降低
无论是外科手术,还是支架成型相关的技术理念,临床经验都有很大的提高

PART 6
BMT长期使用的副作用不容忽视
有关药物治疗方面,也存在相关的副作用,会出现很多不敏感等,很多患者也不愿意接受长期的药物治疗。相关指南中仅有4%是支持药物治疗,86%支持CEA,61%支持CAS。


最新指南提示,重度狭窄、合并晚期卒中风险增加ACS患者,推荐BMT基础上行CEA,两者是不相矛盾的。包括2022年美国血管外科学会(SVS)年会提出,对于无症状性的重度患者,CEA是基础,联合药物治疗,疗效优于单独药物治疗。
最新指南如何阐述?

最新会议如何阐述?

点击观看视频
小结
对于无症状性、重度的颈动脉狭窄达到指南手术指征的ACS患者,CEA或CAS“应行尽行”,同时注意控制高危因素;
BMT可选择个体化、精确、短期方案,根据随访动态调整。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可在CEA 或 CAS中受益。

曲乐丰教授
上海长征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常务委员兼颈动脉学组副组长
上海市医学会血管外科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血管外科专业首位博士后,德国纽伦堡医院血管外科执业医师,美国哈佛、耶鲁、斯坦福、纽约大学等访问学者
承担国家和上海市科研项目24项,主编及副主编/译专著10部,发表SCI及核心论文近200篇,担任《Journal of Endovascular Therapy》、《Frontier in Pharmacology》等SCI期刊审稿专家
上海领军人才、上海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及跟踪计划、上海科技启明星及跟踪计划、上海浦江人才、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海军军医大学优秀青年学者、海军军医大学首届“研究型医师”计划。荣获海军军医大学首届“金手术刀奖”、首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首届“临床医学奖·临床医学精神奖”、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突出贡献专家奖”与“优秀中青年专家奖”。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专家介绍
END



欢迎把文章分享给更多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