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膜Shu前沿专栏致力于深度探索医学前沿,领略创新的魅力。在这里,我们将聚焦临床热点,解析未来诊疗趋势,为您呈现前沿文献资讯与深度解读。让我们一同倾听前沿之声,见证医学改变世界的力量。
电外科器械作为所有外科医生的基本工具,近十年,通过使用特定的射频导管,电外科技术已成为心内科介入治疗的一部分。本文作者介绍了通过电外科手术笔向导丝施加外来电流,然后使用这种“带电导丝”穿越主动脉组织或支架的导丝通电破膜技术,分析了该技术用于复杂主动脉腔内重建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本期让我们共同走进导丝通电破膜技术,为复杂主动脉腔内重建术助力,分享导丝通电破膜技术操作和临床应用实例,为复杂外周介入治疗提供更多保障。
精彩内容,欢迎阅读!
★ 研究目的 ★
电外科器械已发明了一个多世纪,经历了多次改进,是所有外科医生的基本工具。这项技术可用于腹腔镜或内窥镜手术中癌症的局部治疗,还可以实现中小血管的止血。在介入手术发展的近十年中,通过使用射频消融导管,电外科技术已成为心内科介入治疗的一部分。但迄今为止,主动脉介入领域的病例报告还很有限。本文作者介绍了一组采用简单导丝通电技术行复杂主动脉腔内重建术的患者病例,即通过电外科手术笔向导丝施加电流,然后使用这种“带电导丝”穿越主动脉组织或支架。
★ 应用技术 ★
★夹层内膜片穿孔或左锁骨下动脉(LSA)原位开窗:
应用0.014导丝,末端用手术刀剥脱其聚四氟乙烯层,用钳夹连接电外科手术笔。将弯头导管或鞘对准主动脉内膜片或支架(通过左肱入路),通过激活电外科手术笔推动导丝破膜。
★切割夹层内膜片(“Powered Cheese-Wire技术”):
与上述准备工作相同后,剥离0.014导丝的中间部分的聚四氟乙烯,使其变成导体,并弯曲成V形。进入主动脉后,导丝从真腔(TL)穿过到达假腔(FL),获得个穿透性通道。将鞘从两侧抵住主动脉内皮,并在通电的同时上下移动导丝的导体部分,切开部分夹层内膜片,沟通两个管腔。
★ 研究方法 ★
单中心回顾了2020年10月至2023年8月期间采用电导丝技术行复杂主动脉手术的所有患者病例,对技术成功率和技术相关并发症进行了评估。

★ 病例展示 ★

图1
血管造影显示带电导丝对内膜片开孔(A)。DSA显示在真腔放置了一个分支支架。白色箭头显示导管处于分离真腔和假腔的内膜片上(B)(C)。透视图显示,以猪尾巴导管为目标,带电导丝(白色三角)穿过内膜片(D)。导丝被捕获(E)。右肾动脉桥接球扩覆膜支架(F)。DSA显示桥接支架成功穿过内膜片进入RRA。
●

图2
血管造影显示TEVAR分支开窗情况,计划分支至无名动脉(IA)和左侧颈总动脉(CCA)(A)。DSA显示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和主动脉支架之间几乎成90°(B)。带电导丝穿过支架,卡环将其捕获(白色箭头)。白色三角所示为左侧CCA假腔中的弹簧圈(C)。扩张假腔后,推进鞘管,放置球扩覆膜支架。然后拔出鞘管,支架即可展开(D)。LSA分支已经展开(白色箭头)。白色三角所示弹簧圈位于IA和LCCA的假腔。
●
非夹层病例为46岁患者,患有严重心力衰竭和主动脉峡部闭锁,使用带电导丝穿过主动脉闭塞。放置个球扩覆膜支架,后扩张至16mm(图3)

图3
(A)主动脉闭锁患者的CTA3D重建(A-E)和血管造影,可见主动脉闭锁(白色箭头),有一个延伸的侧支供应远端主动脉(白色三角)(B)DSA显示主动脉闭塞(白色箭头)和侧支网络(白色三角)(C)(D)带电导丝穿过主动脉闭塞处并被捕获(E)覆膜支架重建闭塞处后的主动脉CTA3D重建。
●
在9例进行内膜片开窗的病例中,有8例从真腔开始向假腔进行开窗,因为假腔较大。在1个病例中,由于假腔中留下的空间很少,所以从假腔向真腔进行了手术(图4)

图4
血管造影显示通电导丝从假腔到真腔。(A)DSA显示真腔(TL)(B)DSA显示假腔(FL),左肾动脉由FL供血(C)从假腔(白色三角)穿过真腔(白色箭头)(D)DSA显示通过路径,允许稳定进入FL(白色三角)
★ 研究结果 ★
治疗了11例主动脉夹层和1例主动脉闭锁。其中4例为急诊手术,其余均为计划内手术。7例患者接受了夹层内膜片穿孔术,2例患者接受了导丝夹心技术其中2例患者接受了LSA原位开窗,1例患者接受了主动脉峡部闭锁腔内血管重建术。所有病例都成功应用了该技术。没有出现与该技术相关的并发症。

导丝通电破膜技术可行且易用,可以安全地用于复杂的主动脉腔内重建术,尤其是在主动脉组织(如内皮)上穿孔,或通过对支架破膜进行原位开窗修复。在伴有真腔塌陷和灌注不良综合征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病例中,该技术可以助力创建大开窗或执行“动力夹心导丝技术”,允许血流进入塌陷的真腔。重要的是,该技术不仅适用于顺行上肢入路,也适用于可操纵鞘的经股入路,已成为治疗bEVAR的标准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病例报告中未发生并发症,但该技术仍存在超适应症使用,这些设备设计之初未被批准用于电外科技术,为了安全使用该技术,术者需熟练使用C臂通过不同角度投影定位,熟悉主动脉结构,避免导丝错误通过。
Ref: Torrealba J l, Panuccio G, Rohlffs F, et al. The Electrified Wire Technique in Complex Aortic Interventions: A Case SeriesJ]. Journal ofEndovascular Therapy, 2024.15266028241245341.
END


